脑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影像学评价专家共识
TUhjnbcbe - 2022/7/11 17:30:00
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中国人群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占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0%~50%。ICAS精准治疗的前提是精准评价,因此ICAS影像学评估至关重要。当前ICAS影像评价尚缺乏统一标准,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我国临床实践,反复讨论并达成ICAS影像学评价专家共识,旨在为ICAS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主要内容:

脑组织评价:CT平扫,MRI

脑血管狭窄处的管腔和管壁评价:管腔(血管超声、CTA、MRA、DSA),管壁(HRMR-VWI、其他新兴手段)

脑组织的灌注评价(狭窄以远):CTP成像,PWI,ASL

脑血流动力学评价:有创压力导丝血管内测压,颅内动脉狭窄无创性血管内压力计算

1推荐意见:

(1)ICAS患者脑组织检查首选包括DWI序列的MRI平扫;如MRI禁忌,可行CT替代。

(2)ICAS患者MRI检查可有效推测ICAS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指导后续干预方式。

(3)ICAS患者如考虑血管内干预,需要考虑末次卒中与此次干预的时间间隔,并结合术前DWI图像上梗死灶信号强度决定手术时机。早期(<7d)干预可能增加围手术期风险。

2.1推荐意见:

(1)TCD适用于ICAS患者的初步筛查及长期随访,但尚需进一步的规范化培训和普及。

(2)CTA与MRA均可用于ICAS的诊断,各有优势,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性应用。

(3)DSA是诊断ICAS的“金标准”,需加强DSA的评估规范化培训;狭窄程度测量首选WASID方法,测量时可基于三维DSA选择狭窄度最大时的切线位,再进行二维狭窄程度测量。

2.2推荐意见:

(1)HR-MRI上,ICAS责任斑块形态、分布、重构模式以及增强特点等,与卒中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建议行ICAS血管壁成像,有助于理解ICAS责任斑块形态学特征,进而推测卒中病因,针对卒中复发危险程度分层等,对指导ICAS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OCT及IVUS等作为ICAS的新型结构评价手段,目前仍在研究中,仅建议在高级卒中中心、由经验丰富的医师选择性开展。

3推荐意见:

CTP、PWI、ASL等可提供ICAS病变远端脑组织灌注情况,有助于判断狭窄所致的功能性障碍的严重程度、预测卒中复发风险。推荐在介入干预前常规行脑组织灌注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个体化选择和应用。

4推荐意见:

功能性脑血流评价应用于ICAS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迅猛、应用前景广阔,医院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开展。

可点击下方图片放大查看

(参考文献,部分省略)

本着分享优质学习资源的原则转发此文,感谢作者和期刊!

↓往期相关内容链接:

规范与共识丨颅内MR血管壁成像技术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综述丨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应用进展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丨影像及临床诊断要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影像学评价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