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症
早期如何自我发现并诊断?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最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定距离后出现小腿的酸张、疼痛以致于不能行走,休息几分钟后又能再次行走,如此症状循环往复。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即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
对于出现下肢麻木、发凉及冷感的患者,可以观察足部的颜色及温度,自行触摸足部的两条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常位于脚背正上方,胫后动脉位于足跟内侧面与内踝顶点的连线上。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有哪些症状
01
轻微症状期
动脉硬化早期常表现为发凉、麻木,腿部肌肉会出现痉挛,俗称“抽筋”,由于这些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很容易与其他病混淆,所以常会被病人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或是腰椎病,误诊误治,延误了自己的病情。
02
间歇性跛行期
动脉硬化如果病变继续发展,就会出现走走停停即跛行症状。医生把这种疾病引起的跛行称为“间歇性跛行”,特点是在行走约数百米至数十米后,出现下肢疼痛,通常表现为小腿肌肉的酸痛,也可以是下肢其它部位的疼痛
03
静息痛期
动脉硬化病情若进一步加重,患者即便不行走也会出现腿痛,即静息痛,夜间加重,屈膝抱足直待天明。
04
组织坏死期
动脉硬化缺血的症状进一步加重,组织则会出现由远至近的坏死,最初出现趾端皮肤小溃疡,继而发生坏死向近段蔓延,甚至出现下肢全部干性坏疽,如并发感染则可能导致湿性坏疽,甚至导致截肢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
动脉硬化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每个阶段的症状都不一样,需要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这样可以快速的恢复和减少对病人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