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老寒腿,可老寒腿到底是什么,您了解吗?
01什么是“老寒腿”?怕冷、怕凉;遇寒则感酸麻重胀;
天气转凉或下雨时关节疼痛加重;
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且多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该病有年轻化趋势。
02中医看“老寒腿”老寒腿在中医属“痹症”范畴,“痹”即痹阻不通之意。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深入关节筋膜而成。临床分为风、寒、湿等不同证型,根据不同证型处以祛风、散寒、通络等治法。还可通过艾灸、中药敷贴等改善症状。
03西医看“老寒腿”其实,我们所说的老寒腿,多是指膝骨性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关节滑膜萎缩或增生,分泌的滑液减少或增加,进而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表现为关节畸形。
大部分患者初期症状较轻,或仅感觉膝关节僵硬不适,典型症状为膝部酸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弹响,可因劳累、受寒而加剧。
骨关节炎的改变不可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治疗方法(如下图)。因此我们应及时就医,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改善症状,控制病情。
注意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来说老寒腿多是膝骨性关节炎,但其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有可能出现老寒腿的症状。由于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血管退化等因素,可能导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动脉狭窄、闭塞)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
间歇性跛行知识卡片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
04得了“老寒腿”怎么办?控制病情,防止复发,主要还在于预防!以下为您简单介绍几种锻炼方法:
不倒翁拉筋法:抱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将膝部弯曲提起,双手抱在胸前,前后俯仰(如下图)。飞燕:俯卧在床垫上,慢慢抬起头部,尽量后仰,双腿并拢,双脚向后上抬起,形似飞燕。老人可先完成头部动作,再抬腿,逐步达到10个1组,每天3组。往期精彩回顾
踝关节韧带损伤不重视,可能比骨折还严重
骨科手术后,究竟该吃点什么?
肌肉拉伤怎么办?一文教会你!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