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危险因素。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降脂药物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防治动脉硬化和斑块。很多人都在问:服药后动脉硬化可以逆转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的这样一件事。有车的朋友一定知道,车后备箱有备胎,以备不时之需。也许这个备胎在你十几年的驾驶过程中不会用到,但是随着车龄的增长,这个备胎也在老化,它的寿命会随着车的报废而走到尽头。
其实人的血管也是一样的。即使没有疾病,也会衰老,会发生动脉硬化。但医学研究证实,人从10岁开始就有动脉硬化,只是发生的速度极其缓慢。所以有人说,血管的生命就是人的生命。这是合理的。
但是,一个人一旦因病出现动脉硬化,就说明身体出了问题。治疗的目的不是逆转动脉硬化,而是阻止其快速发展,这一点可以从疾病导致动脉硬化的机制上得到证明。
病理性动脉硬化是由于高血糖和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血液中的脂质,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在这些小的受损部位,使血管壁变得更厚,更脆弱,更有弹性。如果有太多的脂质沉积在某个部位,就会形成斑块。这些沉积物和斑块就像在血管壁上生根一样,很难连根拔起。
可能有人会说,我既没有高血压,也没有糖尿病,血管内皮也不会受伤,所以应该不会有病理性动脉硬化。其实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能原因有很多,比如情绪激动、吸烟、炎症等。必然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种代谢功能都在下降,引起动脉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所以需要服用降脂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而且需要终身服药。
可见,吃药治疗动脉硬化,只是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并不能改变动脉硬化的机制,所以并不能逆转已经发生的动脉硬化,但却大大降低了动脉硬化的速度,这是我们最大的受益。
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到你,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