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个阶段
第一阶段:轻微症状期。偶尔会感觉腿脚发凉、不适等较为轻度的症状。
第二阶段:出现间歇性跛行。表现为病人行走一段距离后,会产生痉挛性疼痛。此时患者坐下休息片刻,疼痛和不适感可缓解或消失,但再次行走一定距离后又会加重。
第三阶段:发展为静息痛。就是休息时也疼痛,即使患者不运动,血供仍不能满足组织的需要,而出现疼痛。尤其在晚上痛得更厉害,严重的病人会痛到彻夜难眠。这时的病情已经很严重,必须积极治疗。
第四个阶段:组织溃疡、坏疽期。动脉堵得非常严重,几乎无法供血。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下肢发黑、感染、坏死截肢,甚至有致命风险。
如何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吸烟、肥胖、“三高”等是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故而,预防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以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戒烟、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坚持适量的运动等。
同时,学会足部检查,如果出现皮肤颜色、温度改变(缺血的脚会比较凉)、感觉异常等,我们一定要积极重视,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如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第一,戒烟、控制“三高”。吸烟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明显相关,戒烟是预防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伴有高血压长期用药管理好血压,糖尿病控制血糖,高脂血症控制血脂;同时体重超标的控制体重。
第二,适当步行锻炼。特别是老年病人,运动治疗可以增加无痛步行距离和最大步行距离。步行锻炼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一般每次步行30至45分钟,每周至少3次,至少持续12周。另外,还可以进行伸踝或者屈膝运动。
第三,药物治疗。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扩血管药物治疗。
第四,腔内治疗。如果出现中重度跛行,甚至出现静息痛、组织坏死时,必须要手术治疗。目前,腔内治疗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流治疗方式之一,腔内技术较多,例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斑块旋切等。
END参考文献:
[1]郑月宏,宋希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进展与展望[J].中华外科杂志,,59(12):-.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95(24):-.
策划编辑
暖暖
审核
珊瑚健康专家顾问组
合作联系
关爱血管,健康生活如果你对预防动脉硬化还有其它好奇的地方,欢迎留言交流,一起学习靠谱的健康知识
爱自己,爱家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