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叫“卒中”。是指突然昏倒,人事不省,同时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后遗症状的一种疾病。但也有不经昏倒,而突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中风轻症。中医根据其发病轻重程度,有中经、中络、中脏、中腑的分类法。
本病的临床表现:患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和长期眩晕的病人,发生中风前,经常出现头痛头晕,甚至眩晕,伴见手足麻木。中风后常遗留不同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症状。中风是比较难治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后遗症往往不能短期恢复,同时常有复发的可能。故有中风先兆症状时,宜早期及时防治。
1、敷脐法:
中风闭证,突然昏倒,人事不省,口噤不开,手足厥冷,面白唇暗,两手紧握,或大小便失禁。
巴豆50克;食醋适量;艾炷(如枣核大)不拘壮数。
将巴豆研末,与食醋调制成糊。
取巴豆糊15克左右,敷于脐内,姜片盖之,然后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灸之,连续灸至苏醒为止。醒后应及时调治。
略。
2、填脐法:
中风,口眼歪斜。
制马前子25;克芫花10克;白附子10克;明雄*5克;胆南星5克。
上药混合共研细末,过筛,密封储存。
取药末10~15克,*酒适量调制成膏,敷于脐中和牵正穴。以腊纸覆盖,胶布布贴严。2天换药1次,一般10天奏效。
医院*道存临床验证,本方治疗中风后遗症口歪眼邪29例,近期好转17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