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血管弹性下降,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
?动脉硬化的发生主要与衰老相关,随着年龄的老化逐渐加重。人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衰老无法避免,所以衰老是动脉硬化的必然因素。
?高血压是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的因素。如果没有高血压史,就要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如果有高血压史,就要用药物把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把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最好达到/80mmHg以下,能有效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对于25岁以上的成年人就应该积极预防,首先是血压的筛查。每天可以在家量一次血压,如果脉压差经常超过50,则可能提示动脉硬化,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正常血压是收缩压SBP<mmHg;
正常血压是舒张压DBP<80mmHg;
正常高值是收缩压SBP~mmHg;
正常高值是舒张压DBP80~89mmHg。
再说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膜有脂质等血液成分的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增多,形成粥糜样含脂坏死病灶和血管壁硬化。
?主要影响大、中动脉,最终导致动脉管腔狭窄以至完全堵塞,使重要脏器组织缺血缺氧、功能障碍以至机体死亡,是心肌梗塞、脑梗塞、下肢缺血的主要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不止跟高血压相关,还跟高血脂有着前因后果的联系。首先是烟酒、体重、饮食、作息时间;再是降压药物:β-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可使甘油三酯(TG)增加20%-50%;利尿剂(噻嗪类较明显如双氢克尿噻)可使甘油三酯(TG)增加15%-20%、总胆固醇(TC)增加5%-10%;其他因素不在累述。
?对于合并有高血压,或者是高血糖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首选他汀类药物进行抗动脉粥样硬化,可以使斑块密度增加、体积缩小,把不稳定斑块转化为稳定斑块,减少破溃的风险,长期用药还可以逆转斑块。
?斑块通常分为软斑块,硬斑块,混合型斑块;如果是斑块的不稳定性高,可能还需要加服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可以抑制血小板,避免血栓形成。
低密度脂蛋白(LDL-C)是跟动脉粥样硬化息息相关的化验指标。
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中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亦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血脂控制主要看低密度脂蛋白(LDL-C)值: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1.8mmol/L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8mmol/L
1型/2型糖尿病2.6mmol/L
慢性CKD3期/4期2.6mmol/L
高血压合并其他危险因素2.6mmol/L
防御“硬化”的管理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避免对动脉内膜的进一步损伤,
阻止斑块的继续进展。
?戒烟:烟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一氧化碳造成的缺氧,可损伤动脉内膜,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饮酒: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g酒精,约合g啤酒,或g葡萄糖酒,或30g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饮酒可以使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
?控制体质指数(BMI):肥胖能使血压和血清胆固醇升高。国外有一项研究显示:体质指数每增加10%,则血压平均增加6.5mmHg,血清胆固醇平均增加0.48mmol/L。
?饮食:优先选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和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碳水化合物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膳食纤维有降低血脂的作用;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运动:建议成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运动。一定强度的运动,可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重要的问题说一遍:
?关键不在我怎么说生活方式的管理对预防“硬化”有多么重要
?关键在您怎么去做到“我说的”
您的生活您做主,您的健康我们可以帮您管理,希望您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效预防“硬化”,希望您遵医嘱,有效治疗“硬化”。
最后说祝福您心情愉快!祝福您身体健康!向着美好生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