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周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带娃、做饭、洗衣、搞卫生,一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可最近周女士却忙不动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早在3年前,周女士双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就出现偶尔麻木的症状,甩一甩手似乎就不麻了。周女士以为是太累了,也就没有太在意。
但近一周以来,周女士感觉这几根手指越来越麻,麻木感还从手指蔓延到手腕和肩膀。这让她干起活来没有力气,提不起重物;晚上睡觉时还会被一阵阵的麻感给惊醒。
周女医院骨科门诊咨询。医生听了她的描述后建议完善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是什么?和心电图一样吗?”周女士带着疑问来到电生理科完成肌电图检查。
电生理科医生告诉周女士,肌电图通过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来判断神经肌肉的功能是否正常或受损害程度。
肌电图检查显示,周女士双侧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严重减慢,波幅明显降低,双侧运动神经的远端潜伏期明显延长,双侧拇短展肌出现自发电活动。
这意味着她双手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损伤,而出现双手麻木感;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在腕部受到了严重的压迫,相关肌肉出现了异常的电活动,出现了无力、提不起重物的症状。
根据症状与肌电图结果,骨科医生判断周女士为重度腕管综合征,这是一种双手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挤压,从而出现支配区的手指麻木等功能障碍的病症,是手指麻木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一些从事与手部反复活动相关的人群,如家庭主妇、重体力劳动者、IT从业者以及喜爱玩手机者等。
医院骨外科接受了腕管减压术后,周女士双手手指麻木的情况明显好转。
医生告诉周女士,今后做家务活要适度,要尽量减少需要手腕用力的活动,避免因过度劳累导致腕横韧带增生、肥厚等,再次压迫正中神经。
电生理科主任卢艳辉介绍:肌电图是指用肌电仪记录下来的肌肉生物电图形,对评价人在人机系统中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把人比喻成一个房子,神经就是房子里的电路,中枢神经就像总控制室,而周围神经就像是一根根的电线,肌肉就相当于由电线连接的电器。
肌电图就是周围神经这些电线电器的检修工,它不仅仅能检查四肢的神经电线通不通,还可以检查神经支配的肌肉及神经肌肉的接头好不好。
在医学上,一般应用此检查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可用于诊断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压迫症、肌源性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锥体系及锥体外系疾病。
卢艳辉提醒:市民朋友若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活动障碍、无力等症状,或者出现肌肉疼痛、肌肉萎缩时,医院做肌电图检查,明确神经是否受到了损伤,以及肌肉是否出现异常;对于多年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通过肌电图评估周围神经是否受到了血糖的侵害。
专家简介卢艳辉
电生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湖南省神经电生理委员,先后在中国误诊学杂志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擅长疑难神经疾病及复杂心电图的诊断。
科室简介电生理科成立于年,四十余年来,通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由最初的仅能开展常规心电图检查发展至今天涵盖神经电生理、心电生理等各方面检查的综合科室。
现拥有医疗技术人员11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7名;其中医学硕士5名。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技术熟练,工作经验丰富,学习氛围浓厚,先后选派各级医院、医院和广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专业医院水平,并具有良好的服务于临床和就诊病人的专业特色。
科室设备配置齐全。包括丹麦产肌电/诱发电位仪、国产无纸脑电图机、爱尔兰产彩色经颅多普勒机、日本产心电图机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仪、脑血流图仪。
科室可开展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肌电/诱发电位、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等。
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是一最简便快捷的心脏检查项目,经济实惠,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对各种心律失常的分析诊断具有较高水平。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以及心慌、胸闷等症状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动态心电图:
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又称Holter监测。能够记录全部的异常电波,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小时内各种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为多种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对早期冠心病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持续监测各种原因的胸闷心慌、一过性或阵发性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以及用药后的疗效观察等,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动态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连续24小时采用间接无创性测量方法,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跟踪测量和记录血压的便携式血压监测方法。其能够反映病人昼夜血压变化的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可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与血压升高或降低间的因果和时间顺序关系,以及高血压与植物神经张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等,有利于推测预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病变部位及相对应的病征。帮助诊断临界高血压、轻度高血压等,提前预防治疗。
肌电/诱发点位:
肌电图诱发电位技术对于神经性疾病、肌源性疾病的诊断取得显著成绩,对脊髓病变、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以及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诊断,达到很高水平。我院肌电图/诱发电位开展专业比较全面,包括司法鉴定的检查,对一些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提供帮助。
脑电图:
主要对癫痫、小儿科发育异常、头痛、睡眠异常、脑肿瘤、脑血管性及循环障碍、脑部炎症、颅脑损伤、器质性脑病、部分内分泌障碍和代谢障碍、精神医学领域等疾病进行检查,以指导临床用药。同时它可了解脑的生理功能,又能反映脑的病理变化,特别是与一些非癫痫性疾病或发作相鉴别,如晕厥、TIA、假性发作、睡眠障碍、偏头痛等。
经颅多普勒:
对脑中风、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脑血管闭塞、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头疼、颅内动静脉畸形和锁骨下盗血综合症、脊椎底动脉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血液方面的疾病起到诊断和鉴别观察的作用,对治疗起到指导和愈后估计。
脑血流图:
脑血流图比较能够客观地反映脑血管的紧张度和血管的弹性变化,对判断脑血管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脑部占位病变、脑血管瘤、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血管性头痛以及其他影响血液回流功能的各种疾患有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等应用。
供稿:电生理科叶青
审核:医务科宣传科
整理: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