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是时间的四种颜色和外衣,喜怒哀乐交织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转眼间炎热的夏季来临了,天太热,家里闷热无比,于是家里的老人们带着座椅和拐杖寻找纳凉之地,聚在一起,于是就有了如下对话:
问
最近几天头总是昏昏沉沉的,是天太热的原因吗?
答
这些症状,比如:头脑昏沉、头晕,症状反反复复,到医院查颅脑CT、颅脑MRI都没啥事,这个时候医生们就会考虑是不是慢性脑供血不足了?慢性脑供血不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它的病程很长,但是没有生命危险,所以医生会对你们说没什么大事,回去休息吧。
问
哦,原来是这样的,那我们就不用管它了吗?可是,我们感觉很不舒服,怎么办?
答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一个在高龄人群中的常见慢性疾病,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狭窄和(或)低灌注,引起脑血流量低于脑生理需要所致的全脑或区域性代谢障碍,引发波动性、轻度脑功能障碍而无明确定位体征的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经大量研究发现,长期脑供血不足会导致神经细胞的功能减退,出现记忆力减退、精力的下降、头痛和头晕等表现,甚至会出现精神症状和情绪方面的变化,还会影响到生活和睡眠质量,长时间的危害还会造成痴呆和脑梗死的发生。
问
啊!这么严重啊,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脑供血不足呢?
答
目前诊断标准(1~5项为必备条件):
1、头晕、头痛、头重等自觉症状。
2、有动脉硬化的证据、合并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等,或者合并脑动脉杂音。
3、没有脑损伤的局灶定位体征。
4、CT、MRI无脑血管器质性脑改变。
5、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上述自觉症状。
6、年龄原则上大于60岁(可放宽到45岁以上)。
7、脑循环检查确认脑血流低下。
8、DSA或TCD提示脑灌注动脉有狭窄或闭塞。
问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知道了,如果总是感觉头部不适、心情烦躁、没有干劲,特别是像我们这些60多岁的老年人,就有可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医院找医生看看了。
答
是的,您说的很对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