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闭塞(ICAS-O)患者血管内治疗(EVT)后残留狭窄的最佳治疗策略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急性ICAS-OEVT术后残余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3月至年5月因急性ICAS-O而行EVT后出现残留狭窄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单用EVT组和EVT+替罗非班组(负荷剂量:标准为0.05mg/min;剂量范围为0.4-0.5mg,连续静脉滴注0.4-0.5mg/h,持续24小时)。主要终点是90天的良好的功能预后(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得分为0-2)。次要终点为EVT术后72小时内再闭塞动脉的比例、症状性的颅内出血(sICH)、任何ICH和90天死亡率。对再闭塞的预测因素和功能预后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8例患者,其中50例接受替罗非班治疗,48例未接受替罗非班治疗。与单纯EVT组相比,EVT+替罗非班组患者具有更高的良好功能预后率、更低的死亡率和更低的再闭塞率(分别为56.3%vs30.4%,P=0.;8.3%对28.3%,P=0.;10.4%和32.6%,P=0.)。两组间ICH及sICH发生率相似。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使用替罗非班与良好的功能预后(P=0.)和较低的再闭塞率(P=0.)相关。结论
在因急性ICAS-OEVT术后导致残留狭窄的患者中,低剂量的替罗非班可获得良好的功能预后和降低再闭塞的发生率,而不会增加任何ICH和sICH发生风险。参考文献:JStrokeCerebrovascDis.Apr;29(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