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社会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导致的下肢坏疽溃疡越来越多,在笔者的科室里,它的住院率仅次于糖尿病足,也是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前段时间就多学科诊治好并保肢这样一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坏疽溃疡,现报告如下。
病人为老年男性,1年多前损伤了右踇趾,没有重视,继而发生坏疽溃疡,医院看病,以换药为主,病情越来越重。8个医院诊治,行下肢血管造影显示右股浅动脉闭塞,右足背动脉闭塞,要他截肢或保守治疗。病人不愿截肢,在家自行换药处理。半年前因右足坏疽感染到我院诊治。我们先给他抗感染,足部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负压引流。待感染控制后,病人选择保肢治疗,于是医院血管外科行血管介入治疗。放了支架打通血管后,我们接着治疗创面。我们先做了7天的适宜负压,肉芽组织新鲜后,植皮覆盖创面,同时行植皮创面的适宜负压吸引。术后24天创面愈合出院。下面以图展示。
入院时,发热,右足红肿,缺血严重,第一、二足趾及足背部分皮肤坏疽。
抗感染,足部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负压引流后
体会:下肢血管病变形成的缺血性溃疡和坏疽,锐性清创带来新的创面,清创过程中因为创伤、出血,进而启动凝血机制,从而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常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引发新的组织坏死,这也是清创术后出现更大范围组织坏死的根本原因。这种情况下,建议采用柔性清创技术,或在充分改善下肢血供且缺血组织度过再灌注损伤期后再实施手术清创。
介入前,股浅动脉闭塞
介入前,小腿及足部血管血流少
介入,打通股浅动脉
介入后,小腿及足血供
介入后,血供改善后的创面
行术前负压的创面
7天后,植皮手术时刚去掉负压的创面
在右大腿前外侧供皮区取皮(12cm×6.5cm)
打孔全厚皮片植皮
术后第5天
术后第12天,全厚皮片一般8—10天存活。
术后第24天,创面上有小块散在的痂皮附着,创面基本愈合。
体会:没血就没有未来,治疗创面一定先要改善血供,下肢溃疡待血供充分恢复后,感染控制,创面清洁,肉芽组织新鲜,即可行植皮、皮瓣移植等修复手术,可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愈合创面。为了缩短感染控制、创面清洁、肉芽组织新鲜的等待时间,我们认为负压吸引是好的选择之一,为了保障植皮最大限度成功,理想的选择是联合负压吸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