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年高血压患者问华子,他的血压在不服降压药的时候是70/85mmHg,没什么感觉。服了降压药后是45/70mmHg,却偶尔感觉有些头晕。他问华子,他的高压和低压相差了75mmHg,这属于正常范围么?他听人说脉压差值越大,说明血管硬化得越厉害,是真的么?
人的血压分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值,通常相差不会超过40mmHg,称为脉压差。当血压升高时,不同的人高压和低压升高的幅度可能不一样,脉压差也会有所不同,这样的差异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脏功能、动脉硬化发生的程度等问题,这里就与高血压患者一起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脉压增大,收缩压升高较多第一种情况表明心脏每次收缩时泵进血管的血液量增加,相对来说心脏舒张时血管中血液回流进心脏的血液量减少,使得更多的血液滞留在了血管中造成血液的增高,但通常情况下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的更多,所以表现为脉压差增大。对这样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从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入手会有更好的降压效果。
脉压差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
华子告诉他,人体正常的脉压差范围在20~60mmHg之间。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就是高压升高,低压不变或是降低,脉压差变大。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大动脉血管硬化得较厉害,弹性下降所导致的结果。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脉压差值属实与血管硬化有关系,差值越大,代表血管硬化的程度就越高。
中青年的高血压则与老年人不同,因为中青年的大动脉尚未发生硬化,高血压多是因为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从而分泌较多的儿茶酚胺和肾素,导致外周的中小动脉收缩造成的。在舒张期时,外周中小动脉的阻力增大,导致了中青年的高压不高,低压上升,脉压差变小。
脉压减小,舒张压升高较多心率增快,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会受到影响,最主要表现为舒张的时间缩短,外周血液回流的数量减少,舒张压便会升高,这也是很多早期血压升高的人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原因,此时会发现心率往往偏快,大多超过了80次/分钟,因此以往心率较慢而心率逐年增快的人一定要警惕高血压的发生。
这也再一次提醒高血压患者,切不可轻信所谓的“高科技降压产品”,且不说能不能真正的降低血压,仅就一种产品对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适用这一条,就充分表明这是伪科学而不可信的。
在降压治疗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把血压降到40/90mmHg这个标准值,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血压目标。尤其是脉压差增大的老年患者,降压时千万别急于求成,为了降低高压而忽略了低压。低压过低会影响心、脑、肾的供血,反而会有生命危险。高龄老年患者可以把高压目标先定在60mmHg,可以耐受的话,再逐步降到50、40mmHg,在降压过程中要保证低压在60mmHg以上,如果出现头晕、心悸等反应,则要提防血压过低引起的供血不足。
往期精彩点击下文观看
他不听医生的话,从不控制高血压,第二次脑出血后死亡!
高血压又添一种并发症,血压超过这个数的人,都应该高度警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