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中风研讨会”,订立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加强人们认识中风及相关问题,预防中风。
一
认识“中风”
“中风”即“脑卒中”的俗称,也常被人们称为“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病”,其实这些名称说的都是同一类疾病,指的是脑血管出现问题导致脑细胞失去血液、氧气和养分供应,最终令脑细胞受损或死亡,继而影响到该部分脑细胞所控制的功能,例如活动及语言机能,妨碍患者自我照顾能力,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根据血管损伤的不同,“中风”通常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
缺血性中风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血管狭窄及闭塞、或因血凝块流到脑血管造成闭塞而引起。出血性中风俗称“脑溢血”,多由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导致脑血管破裂。
中风一旦发生就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患者可出现肢体偏瘫、麻木、言语不清、视力障碍、头痛、呕吐、昏迷,甚至死亡或留下永久的残疾。据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一生中可能发生中风;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每6秒钟,就有1人因中风而永久致残。而且,中风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40岁以下人群的中风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
二
哪些人易患中风?
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肥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熬夜、缺乏运动等。既往有过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患者也是中风发生的高危人群。
重点来了~三
怎样预防中风?
1
健康生活方式:
从年轻做起,从现在做起,戒除不良嗜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遵循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
危险因素干预:
定期体检,随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颈动脉硬化等,及早干预和治疗,防止中风的发生。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供稿:健康体检科
编辑:隋蕊阳
责编:孟萌
温馨提示
“智慧环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