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血管保养应提上日程
很多中老年朋友会有下肢怕冷、冰凉的表现,严重者会有行走后下肢疼痛,甚至夜间静息状态下的疼痛。
一到冬天,以上症状就会加重,甚至秋冬之交就有明显的症状突显出来,这时我们应该警惕是否发生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就是下肢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
0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如何形成的?
下肢动脉粥硬化形成的主要的过程是动脉血管内膜出现粥样硬化斑块,血管中膜变性或钙化,腔内有继发血栓形成,最终使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最终致使肢体远端供血障碍,患肢发生缺血性改变。
0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哪些表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早期症状为患肢的苍白、冰冷;继之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为运动性疼痛,常在步行中出现供血不足部位的沉重、乏力、疼痛,迫使病人止步,休息片刻后缓解);进一步加重或出现静息痛(慢性动脉阻塞引起,症状常于夜间加重,病人不能入睡,常抱膝而坐以求减轻症状);到了后期如还未得到及时诊治则会出现趾端溃疡、坏疽。因此,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及早引起重视,如已出现下肢冰凉的症状一定要到专业血管外科及时就诊。
03
#为何天气转凉要做好血管保养?
中医上讲天人同律,即天、地、人的节律相同。天地自然有春、夏、秋、冬,寒、暑、温、凉,人亦应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血管的狭窄、闭塞性疾病,天气转凉,人的血管亦受到冷热气候的影响而发生热胀冷缩,进入秋冬季节,血管手收缩必然会加重动脉血管狭窄闭塞的程度,进而加重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或有着高危动脉疾病因素者的病情。
上工治未病,在天气渐凉早期,做好血管保养是治未病的体现,关爱血管早行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