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体检时血脂正常,但却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这可能是由于同型半胱氨酸作祟。
现在我们来谈谈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同型半胱氨酸是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一种氨基酸,所以同型半胱氨酸值是用来检测蛋白质在体内是否代谢完全的指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一旦血管内皮损伤就会导致一系列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另一方面高同型半胱氨酸还可以引起血管炎症反应,激活血小板,使血液在血管容易形成栓子,因而大大增加了脑卒中的风险。男性血压高如果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导致脑卒中的风险要比单纯血压高导致脑卒中高12倍,女性高血压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导致脑卒中的风险要比单纯血压高导致脑卒中高28倍。
既然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危害这么大,我们平时应该如何来预防呢?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本身体内并不产生同型半胱氨酸,只是在蛋白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成分。如果升高多数是因为患者体内的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不足导致的。治疗的主要措施就是及时的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也就是平时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和水果),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从而达到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目的。
多运动,健康饮食,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远离心脑血管疾病,让我们更健康!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