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今年38岁,平常工作较忙,经常加班到深夜。上个月在加班过程中,他突然感觉肢体无力,瘫倒在了地上。
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达到了99%,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这么年轻的患者狭窄程度如此重,医生也觉得诧异。
了解过往史后得知陈先生的健康意识十分薄弱,公司的体检福利从来不去,血压高血糖高的问题一直没发现。
再加上天天饮食作息不规律、摄入大量高脂肪食物,最终诱发了颈动脉重度狭窄。
好在这次送医的时间及时,没有留下明显后遗症。
一、中国科学家发现:维生素B1或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近期,我国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指出维生素B1补充剂或可成为抑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药物,为动脉硬化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人员在临床样本、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上发现了P2Y6R高表达,其更多会定位于巨噬细胞内。
随后研究人员构建了巨噬细胞P2Y6R敲除小鼠,并对小鼠进行了12周的高脂饮食喂养。结果发现,相较于对照组小鼠,P2Y6R敲除小鼠体内的动脉斑块明显减少了。
之后,研究人员以P2Y6R为靶点,在诸多药物中筛选具有P2Y6R抑制活性、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作用的药物,发现维生素B1的辅酶TPP具有优异抑制活性。
通过实验发现,大剂量TPP可减少动脉硬化小鼠主动脉斑块的产生,这或可以为以后防治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二、危害健康的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与“四高一吸”有关
提到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大部分人觉得是一样的,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实际上,二者并不是同一种疾病。
动脉硬化是指各种因素所致的动脉壁增厚、弹性退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以及动脉中层钙化等;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内的一个小分支,以脂质代谢障碍为病变基础。
当体内出现动脉硬化时,会导致血管管腔变得狭窄,让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各脏器无法获得充足的血供,容易引起心梗、脑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部分患者的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一旦脱落可能会堵塞血管,诱发猝死。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主要与“四高一吸”相关,它们分别是什么呢?
高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过高很容易粘附在血管壁上,聚集后会导致血管硬化。
高血糖:血糖过高的人往往会有脂肪代谢问题,血液内的载脂蛋白出现变性,在运输脂肪时很容易沉积在血管内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血压过高容易让动脉血管内膜出现机械性损伤,让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
高体重:肥胖人群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且容易发生三高。
吸烟:香烟内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成分,进入体内后都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液内的脂肪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
三、3种饮食方式有助清除血管垃圾,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表示,动脉硬化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基础,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常的饮食中,要注意有选择地吃。
欧洲心脏病学会旗下杂志《心血管研究》曾发表过一篇研究指出,健康成年人为了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在饮食方式上要注意三点:
一是少吃红肉、限盐;
二是多吃果蔬、全谷物、豆类、坚果等;
三是要用橄榄油和其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非热带植物油来代替黄油以及动物脂肪和热带植物油。
具体到每种食物上,则是肉类保持每日40~75g即可,可适当多吃鸡肉、鱼肉等白肉,少吃红肉;每日盐分的摄入要控制在5g以下;
建议正常人每日摄入1个鸡蛋补充钙质和蛋白质,每周摄入~g鱼肉以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摄入ml左右的奶制品、~g蔬菜、~g水果;
豆类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每周摄入g以内;坚果富含膳食纤维和亚油酸成分,每日摄入30g。
主食要注意保持粗细粮搭配,每日可摄入1~2份全谷物;饮品以白开水为主,最好不喝含糖饮料;咖啡和茶要注意控制摄入量,每日不超3杯。
四、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除了饮食还要做好这3点
想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这几件事很重要。
控制体重:肥胖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要将BMI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注意不能极端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
规律生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让身体内环境保持稳定,对防治疾病有好处。同时要注意早睡早起、情绪稳定,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要尽早戒掉。
定期体检:体检可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异常,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动脉粥样硬化对健康的影响很大,其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定期体检十分重要,建议人人都养成这个好习惯。
参考资料:
[1]《母校学术动态
胡庆华教授团队在EurHeartJ发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原创靶标发现研究成果》.中国药科大学校友会.-12-08
[2]《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它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护好血管“三步走”,血流通畅少堵塞》.我是大医生官微.-05-31
[3]《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吃!》.健康时报.-10-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