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在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为20.2%,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据数据表明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将提高68%。因此,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后另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严重的高血糖或降糖药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外,血糖短期内控制不佳一般不会对人体带来太大伤害,但是如若长期放纵不管,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将会给人体带来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如动脉硬化、血管壁粥样斑块形成、高血压、冠心病等等并发症。在众多并发症当中,有一样对于长期患病的男性,不论是中青年男性还是中老年男性来说,都带来了诸多不便,并且常常难以启齿,这就是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
糖尿病患者并发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主要机制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使阴茎血液灌注不足,并与微血管病变协同作用,导致海绵体缺血、缺氧;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海绵体平滑肌减少,纤维化增多,白膜弹性蛋白和胶原成分增加,从而导致海绵体平滑肌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及静脉闭合功能丧失,导致ED的发生。
神经病变及神经递质的改变是糖尿病性ED发病的中心环节。周围神经病变使神经传导障碍,支配阴茎的舒血管肠肽能、胆碱能、肾上腺素能神经损坏,并引起与阴茎勃起相关的神经递质浓度改变,最终导致ED发生。
内分泌改变也是DED的促进因素,糖尿病可直接影响雄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有研究对51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糖尿病性ED患者体内脱氢表雄酮、睾酮、雄烯二酮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而雄性激素在维持性欲及增强男性身体机能上有重要作用。
DED患者该如何解决“男言之隐”
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血糖控制问题。ED既然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的问题不解决,始终治标不治本。而且高血糖除带来ED的并发症以外,其它心血管系统的病变严重时同样也可危及生命。因此,血糖控制刻不容缓!
通过一些临床药物可达到治疗DED的效果。如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那非等)是当前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线药物。PDE5主要存在于人体的阴茎组织中。糖尿病使cGMP活性降低、PDE5生成增多,导致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和阴茎小动脉平滑肌舒张功能障碍,血液注入海绵体窦受阻,引起ED。PDE5抑制剂通过抑制PDE5的活性可以改善勃起功能。
除此之外,有多项研究表明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相比单用PDE5能起到更安全、长期治疗的效果。如:他达那非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PDE5联合相关中成药(如、壮腰益肾丸、复方玄驹胶囊、芎蒌通脉方、活血通络起痿汤等等)、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α-硫辛酸等等均可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以上提及的所有治疗方案需在医师诊疗和指导的流程下进行,切莫自行用药)
针对静脉漏性ED主要采用阴茎背深静脉结扎术。阴茎假体植入术适用于经其他治疗效果不满意的各种ED患者,目前假体植入术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适应证较广,可以作为内科治疗失败的糖尿病性ED患者的选择。另外,一些途径如AGEs抑制剂及基因治疗等仍在亟待研究中。
结语:
性欲是人的一种最基本最原始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也许会减退但不会消失。受社会道德观念等影响,中老年人性生活状况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对于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来说,自身在“性”上的不满足甚至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其它各种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家庭和睦。对于DED患者来说,首先要端正态度,正视自己面临的问题;其次就医治疗,通过科学、规范的方法大多数患者均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当然,除了糖尿病以外,许多其它因素都可导致勃起障碍的发生,但就这一类型患者而言,血糖控制乃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