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男性,姓商。多媒体运营师,体形偏胖。
商先生算是最新一批多媒体行业的精英人才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这几年市场上新兴起了一个职业,就是:多媒体运营师,商先生就是这个职业的第一人。
毋庸置疑,新兴起行业的工作压力大家可想而知,凌晨下班是商先生的日常。繁忙的工作使他经常感到头痛并在三年前被确诊为是“阵发房颤”的患者,当时的医生建议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的常见药物,它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最多的是用于脑血管、心血管疾病患者,还有就是给风湿、类风湿患者带来解热止痛的功能。
但是在今年,商先生发生了两次脑梗塞。他便在心中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自己已经持续在服用阿司匹林了,却还是会发生脑梗?
于是医院就诊。
为什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商先生,却还会反复脑梗
“医生,我近三年都有按时服用阿司匹林,但是今年还是发生了两次脑梗,差点就出大事了,这是为什么啊?阿司匹林难道不是预防脑梗的吗?”商先生焦虑询问医生。
医生仔细看了商先生的检查报告。
然后耐心回答到:“你之所以反复出现脑梗的主要原因是治疗有误区。我不知道你之前是在哪里就诊的,但是确实用药有点问题了。根据报告显示,你是阵发房颤患者,这个你自己知道吗?”
“我知道的,三年前的报告上有体现。”
“我跟你解释一下什么是房颤,房颤患者形成血栓的地方主要是在我们的左心房,特别是左心房中的左心耳,这个地方是造成血栓的高风险部位。那么要预防这个高风险部位发生房颤最靠谱的办法就是通过口服抗凝药物了。但是,普通人经常容易把抗凝药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统一的称作:抗血栓药物。抗凝药物呢,主要是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而常说的抗血小板药物才是你这几年持续服用的阿司匹林,还有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这两类的药物不管是药物机理,还是对于疾病的治疗还是截然不同的,在治疗上当然也是不可以互相去代替的。像你这种房颤患者,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需要服用的还是抗凝药物,主要的作用是有效的预防血栓发生。冠心病或者其他动脉性血栓类的患者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等,用于治疗抗血小板的疾病。”
商先生恍然大悟,原来是当初的治疗误区导致自己反复脑梗。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啊医生?”
“我会再安排一次身体筛查,然后给你重新开药。”
医生根据检查报告,重新帮商先生匹配了用于治疗阵发房颤患者的药物。也根据商先生的情况,给他做了治疗方案的调整。
商先生非常配合医生的意见,坚持吃药,坚持治疗,很快九个月过去了,商先生再也没有发生过脑梗的现象。医院复查,配合医生后续的治疗调整,预防发生出血情况或者其他的不良反应。
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注意事项
1、健康的正常人无需为预防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身体健康的成年男性长期的小剂量的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对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疾病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碎玉脑出血发生率是有所增加的,另外,它对于由于心血管的原因而造成的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大部分的医生以及药师都不会建议健康的人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去预防所谓的心血管疾病。
2、阿司匹林不能代替降压药物使用。
虽然阿司匹林确实是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防止我们的动脉硬化,从而有效的降低了高血压病患发生血栓性事件的概率,很好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是,阿司匹林并不可以代替降压药,也就是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后并不可以因此去停止或者减少正常降压药的剂量,高血压患者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应选择肠溶片。
阿司匹林分为胃溶的和肠溶的,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该选择肠溶片。
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症状
比较常见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干呕、腹部疼痛等。
2、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主要体现在特异性体质者身上,这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皮疹、哮喘或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情况。
3、中枢神经系统故障
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如果用药量过大,也许还会出现短时间精神错乱、惊厥或者昏迷等现象。超大剂量的时候还会引起中枢性质的恶心呕吐。
4、肝损伤
服用阿司匹林而引发的肝损伤常常发生在大剂量应用的时候。而且这种损害一般不是急性作用,他的特点在于发生的时间都是在治疗后的两个月内,而且状态都是:无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右上方的触痛。
5、肾损伤
长时间的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者肾乳头坏死,甚至肾功能减退等副作用。
6、对人体血液的影响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也许会导致缺铁性的贫血。
哪些人群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1、对非甾体抗炎药有过敏反应的人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2、之前有消化道溃疡,比如胃溃疡病史的人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3、正在备孕或者已经比如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4、出血患者禁用服用阿司匹林。
5、血友病或者血小板减少者也禁止服用阿司匹林。
另外,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注意用药观察,如果不慎发生过敏反应,比如突然觉得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情况,必须要立即停用,并且安排检查,及时给予相关的处理。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