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脑梗是怎么发生的?要如何预防呢?看完心里有数了!
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目前已成为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当血管狭窄,或者闭塞以后,心脏、大脑的血供严重不足,就会导致相应的心肌、脑组织缺血缺氧、梗死。
在中老年人患者中,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但研究发现,近年来心肌梗死的发病逐渐趋向年轻化,部分年轻人也会出现心肌梗死。在中老年患者中,脑梗死的病因也多为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导致颈动脉、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在青年患者中,由于动脉硬化发病的年轻化,部分患者系动脉硬化所致,但大部分青年患者出现脑梗死是由于免疫异常所致动脉炎变,逐渐狭窄,甚至闭塞,引发脑梗死。
前面谈到了心梗、脑梗的病因,现在再谈谈如何预防它们的发生。心梗、脑梗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即既往未发生心梗、脑梗,但存在心梗、脑梗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心梗、脑梗的危险因素预防心梗、脑梗的发生。戒烟、低盐饮食,每日不超过5g;少吃富含胆固醇、脂肪的食物;多吃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运动,消耗掉过多热量,减轻体重;控制好三高等基础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患者,建议使用他汀稳定斑块,同时加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二级预防即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死,需要预防它们的再次发生,二级预防是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附加ABCDE原则,A即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ACEI改善心肌重构;B即使用倍他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后期死亡率;C即戒烟和控制胆固醇;D即控制好糖尿病;E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