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有些?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的基础是主要阻断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剌激作用。每种内分泌治疗方法都会带来不良反应,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相对发生较低,一般都不严重,绝大多数患者可耐受。大多数患者服用后无明显的不适感觉,主要副反应有面部潮红、皮疹、食欲缺乏、恶心,少数有呕吐、腹泻、头痛、眩晕、抑郁,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但一般不严重,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妊娠哺乳期女性禁用。
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血管舒缩症状有哪些表现?
(1)血管舒缩症状为潮热(红),这些症状多发生于手术去势/药物去势或非甾体类抗雌激素治疗后。典型的表现为开始于颜面部的一阵暖热发作,向下扩散到颈部和躯体,紧接着伴随着岀汗,持续30秒至5分钟,一日可发作10余次。发生潮热的机制可能是下丘脑部位的雌激素剌激减少使内腓肽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素乱可能是潮红发生的原因。
(2)药物和手术去势后50%-75%的患者发生潮红。非甾体类抗雌激素治疗后潮红发生率为10%-15%潮红现象不会很快消失,50%的患者可持续发作达5年之久。某些因素会诱发潮红的发作,如气候温暖、辛辣的食物、乙醇、应激状态等。
(3)小量的雄激素可减轻或消除潮红现象,可能与增加内源性的内腓肽有关。肾上腺素激动药可乐定由于能剌激下丘脑的肾上腺素受体,对治疗潮红也有一定效果。另外,针刺疗法由于能剌激产生国内腓肽,也已成功地用于血管舒缩症状的治疗。
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胃肠道毒性反应有哪些表现?
(1)内分泌治疗后患者发生呕吐和腹泻的几率为5%-20%,症状一般为轻到中度,且随时间或减量后症状渐消。对于少数症状不易控制的患者,则要停药。
(2)肝毒性是所有非甾体类抗雌激素治疗的副反应,15%患者会发生暂时的、轻中等程度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通常轻度的转氨酶升高不需要减量或停药。严重肝毒性较少,少数患者因暴发性肝炎而死亡。药物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引起肝损害的原因。肝毒性反应发生于治疗早期,很少于1年后开始出现。因此,建议在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每月检査肝功能,特别是对那些以往有肝病的患者。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慎用内分泌治疗。
4、内分泌治疗后患者阴道干涩有哪些表现?如何缓解?
(1)内分泌治疗后患者出现阴道干涩、瘙痒。常由于循环雌激素水平降低,尿生殖上皮萎缩、阴道黏膜变薄,起润滑作用的分泌物减少。在手术去势的乳腺癌患者,常因此影响生活质量和性功能。
(2)接受他莫昔芬也可以形成绝经,他莫昔芬对阴道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改善阴道干涩。有证据表明阴道黏膜可吸收雌激素入血,因而常见的局部应用雌激素制剂不宜用来改善阴道干燥症状。
(3)一种含雌激素的栓剂Estring,据称阴道内使用释放缓慢,无明显吸收,也不必担心子宫内膜増生,可以局部应用,然而其长期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另外,非激素的阴道湿润器Replens可使阴道弹性改善,pH值恢复,几个随机对照试验均显示Replens对缓解阴道干涩和性交疼痛方面均有一定的效果。
5、内分泌治疗后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心血管疾病?
(1)雌激素可使HDL-胆固醇升高,LDL-胆固醇下降,有利于血管上皮功能,对抗凝血酶-3也有影响,还能调节血流动力学,从而阻止动脉硬化。
(2)芳香化酶抑制剂能抑制芳香化酶,减低血液循环中雌激素水平,使LDL-胆固醇明显增加,但雌激素减少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冠心病危险性还不清楚。(3)在他莫昔芬为期两年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治疗组LDL-胆固醇下降了18%,HDL-胆固醇治疗1年后也下降了7%,但由于下降水平不一,HDL相对升高,这对冠心病患者有保护作用的。他莫昔芬长期应用对心脏病危险的影响仍有待研究。
6、内分泌治疗后患者为什么出现骨质疏松症状?
(1)骨骼上有雌激素受体,是雌激素靶器官之一,能保护骨密度。在TAM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绝经前者TAM呈抗雌激素作用,导致骨丢失增加,而绝经后者,因TAM有类雌激素作用,能保护骨密度。
(2)芳香化酶抑制剂能减低血液循环中雌激素水平,没有他莫昔芬的拟雌激素样保护作用,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口服双氯磷酸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减少骨丢失,后者在某些器官上呈激动作用,在另一些器官上呈拮抗作用,可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