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常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的概率。血压来回波动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卒中等问题。
并且冬季人们往往更容易摄入高热量食物,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胆固醇水平,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等,也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
那么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哪些呢?
1.按时用药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秋冬季服用与夏季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可能降压效果就不如夏季好,这时应注意做好血压监测。对于血压明显升高或波动较大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以维持血压平稳,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2.适当运动
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3.注意保暖
气温0℃以下和雪天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外出时要做好保暖防护。建议室内温度最好在18-25℃,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房间要经常通风。
4.合理膳食
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纤维膳,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每日摄入纤维量35~45克为宜。
低盐低脂饮食,健康成年人食盐日摄入量不超过2.3克,大约是1茶匙;5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食盐日摄入量不应超过1.5克。吃饭不可过量,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比如动物的脑子、内脏、贝壳类。
5.保持心态平衡
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化生七情”,学会有效调节情志,对养生防病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