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都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而日常生活习惯就是我们保障身体健康的主要方式。如果你能在每天早上起床后,谨记3件要做的事,完美避开3件做不得的事,不但你每天都能有一个健康的开始,日积月累,你的身体也将受益匪浅。
起床后记得喝点水
早起喝一杯水,其实已经是现在很多人养成的好习惯了。也许还有很多人会常常忘记或觉得没必要,事实上,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已经明确建议,早上起床后可以空腹喝一杯毫升的水,也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更有益身心健康。
因为我们在夜间睡觉时,虽然意识暂时处于休眠状态,但是体内的各个器官仍然在正常运行当中,比如呼吸、排汗、泌尿等系统,它们在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时都会消耗掉大量水分,再加上我们一夜都没有进食进水,起床后及时适量补水是非常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早起喝一杯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帮助之后早饭的消化和吸收。
起床后记得吃好早饭
都说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但是不得不说,现实生活中真正能把早饭吃好的人实在是不多见。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明确建议,早饭提供的能量应当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才能保证整个上午的运动、工作以及活动的能量。
值得提醒的是,早饭应当比午饭和晚饭都要更丰富、食物要更加多样化。一顿标准的早饭应当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蛋奶,这样才能保证有足量的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起床后记得给室内通风
不论是卧室还是客厅、餐厅、厨房以及卫生间等,如果有睡觉之前关门关窗的习惯,或者在开空调的情况下,室内被闷了一夜,难免会有不好的气味和细菌滋生,尤其是卧室,保持空气新鲜更加重要。所以在早起后,一定要记得打开房门和窗户,让室内的空气流通起来,不但有利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相对湿度,还可以吹走一些致病菌,如果有阳光照进来的话,更能利用紫外线杀杀菌,对身心都健康。
起床不要太快
这一点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要尤其注意,受生物钟的控制,人体在早起后会有一个血压小高峰,正常情况下,觉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通常会比睡眠时增加10%~20%,因此又被叫做“清晨高血压”,而清晨高血压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清醒后最好先静躺5分钟,可以在被窝里伸伸懒腰、动动手脚、活动一下筋骨和关节,然后在慢慢起身下床。
排便不要太用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总流传着早起要排宿便、清肠毒的说法,事实上,每个人每天排便的时间和频率都是因人而异的,具体视个人情况而定,如果你在没有便意的时候还要强迫自己排便,导致排便时太用力,更容易诱发便秘和痔疮。而且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以及中老年朋友来说,由于心脑血管弹性较差,不能承受太大压力,在排便时屏气用力,很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太用力还有可能引起肛裂。
晨练不要剧烈
不少中老年人由于习惯早起,所以利用早上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是个非常好的习惯。但是考虑到清晨高血压的情况,晨练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运动量,不要太过剧烈,如果是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就不要晨练了,应当尽量避开早上6点到10点这一时间段,不妨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会更安全一些。
另外,不管是晨练还是在其他时间运动,都要穿好合脚的运动鞋、舒适宽松的运动服,运动前记得充分热身,运动时也要循序渐进,注意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