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血脂紊乱的防治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5/3/4 18:31:00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血脂代谢紊乱。但由于人们对血脂紊乱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加之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治疗用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使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致使本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均较低。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估计,中国人群中各种脂代谢紊乱患者已经接近3亿。

血脂紊乱有哪些危害

血脂紊乱初期多数没有临床症状,对身体的损害是隐秘、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在长期高脂血症的情况下,造成血管内膜功能性损伤,继而出现纤维斑块,发展至斑块出血、斑块破裂、局部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也可扩张而形成动脉瘤。视受累的动脉和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不同,可引起整个循环系统或个别器官的功能紊乱。

⒈高脂血症会导致高血压

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后,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还有血管的外周阻力、动脉壁弹性、血液粘度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种因素与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

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呈黄色粥样斑块,久之破溃、出血、管腔变狭、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血脂在动脉内膜沉积可造成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血压升高;当血脂增高时血粘度就增高,使血流阻力增加,从而血压就升高。高脂血症还能降低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降血脂。

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淤滞,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

⒉高脂血症会导致冠心病

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大量脂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并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当人体由于长期高脂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变孝血管腔内变窄,心肌注血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形成冠心病。

⒊高脂血症与高血糖的相互促进

很多糖尿病人都伴有高脂血症,因此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为姐妹病,并认为高血脂是糖尿病的继发症。据统计大约40%的糖尿病病人有脂代谢紊乱。其特点是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糖尿病引起血脂增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脂酶活泼性是减低的,因此容易血脂增高。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除糖代谢紊乱外同时还伴脂肪、蛋白质和水、电介质的紊乱。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肪库中动员出来,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再一方面,2型糖尿病人进食过多、运动少,促使体内脂类合成增多,这也是造成血脂增高度的原因。而肥胖伴高血脂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相对减少,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易诱发糖尿病,血脂增高者还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

⒋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

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正确防治血脂紊乱

预防高血脂,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分层内容,这些工作面对着三组人群,即健康人群、患病人群及危险人群。对后两个人群更要严格。同时,不仅要重视预防高血脂本身的出现,更要重视防治高血脂所带来的危害性。

首先需要强调对病因预防,去除或控制其可能病因、诱因及其它影响因素。即:

当高血脂被确诊后,首先应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以及影响因素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

用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糖尿病的血脂异常如何治疗

⒈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保持理想体重。

⒉控制血糖水平,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有重要作用。

⒊调脂药物治疗,对于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着重于降低LDL-C浓度,故临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

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理想的胆固醇水平为LDL-C<2.6毫摩尔/升。

高血脂并不可怕,血脂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血脂正常也不意味着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是通过健康管理预测评估查找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控制,控制住动脉硬化的发展,才是从根源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

作者:九院内分泌科翁盼陆颖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脂紊乱的防治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