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太胖太瘦是极端,它出问题毁所有,四招帮你
TUhjnbcbe - 2025/2/28 17:50:00

我在门诊面诊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些问题:有的人会问,大夫,我饭量很大,经常吃的很多。可怎么吃也吃不胖,你看我现在瘦的,一阵风就能把我刮跑;还有一些人群,吃得很少,却大腹便便,胖的离谱,即便是平时设法减肥,也瘦不下来。出现这两种情况不管怎么说,对身体都是不好的,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太胖或太瘦可能会导致少活4年。来自英国和挪威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约万名太瘦或太胖人的数据。他们发现自40岁起,身体质量指数(BMI)数值处于健康水平两端的人,寿命明显降低。

先说说脾胃问题引起的肥胖

太胖或者太瘦都可能与脾胃有关,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是胡吃海塞的人,但是却体型很胖,吃什么都胖,感觉喝口凉水体型都在增长。其实,这是脾胃失调的表现。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当运化不好的时候,就不能把机体内的痰湿很好的运化出去,痰湿就会堆积到人体内,久而久之,形成肥胖身材。

肥胖的人大多是虚胖。我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患者,满身赘肉,但是用手按一按他们身上的肉,一按一个坑儿,他们平素也比较慵懒,不喜欢运动。这种人甚至容易出现水肿,比如肿眼泡或者脸部有过多水分堆积,这种胖当然是不健康的。我前面给大家说了,导致一些人肥胖的原因可能是脾胃不调,脾胃功能虚弱,无法运化水湿造成的肥胖,进而出现肥胖的体征。

比如说脾虚体质的人,很多人表现为肥胖这一主要特征外,还会出现出现腹胀、口舌泛黏腻、舌苔厚腻、大便稀糖等症状,对于这些肥胖之人该怎么办呢?从中医辨证的观点看,我认为,需要解决的不仅是肥胖问题,而是通过中医的辩证调理,改变脾虚体质,这个根本不改变,就很容易增加很多疾病的发生,比如像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慢性贫血等等。

能吃能喝,但身体却很消瘦

除了脾胃问题引起一些人的虚胖外,在门诊上,我经常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人自述,自己挺能吃能喝的,但就是时常感到饥饿,吃再多,也不会发胖,反而变得身材瘦弱,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当然是脾胃出现的问题,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谷善饥,多是因为胃火炽盛所致。胃是主受纳的,本身胃火大,食物消化得快,食物进入胃里就像是干柴投入火焰中,一会儿就烧没了。如果这时你的脾气再亏虚,则脾运化无力,不能把营养输送于全身,而身体肌肉得不到营养,自然就会瘦了。胃火炽盛往往还伴有口干口苦,食欲比较旺盛,饿得快,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或黄燥等症状。此外,消瘦、饿得快也是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一个典型症状。

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是,脾胃不调引起的虚胖或者消瘦都对人体是有害的。需要中医辨证,科学调理脾胃

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是,脾胃不调引起的虚胖或者消瘦都对人体是有害的。需要中医辨证,科学调理脾胃。只有脾胃健康了,体型才能正常,人体才能健康。身体或胖或瘦都可能引发一些疾病。如消瘦可出现贫血、低血压、内脏下垂、月经不调、慢性感染、低血糖等。肥胖有可能出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脑梗死、动脉硬化等问题。

调理脾胃,可以用一些调理脾胃的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人参健脾丸、保和丸、金佛止痛丸等等,都有健脾补胃的功效。

自信的展现美丽,合适的体重是个标杆,选择胖瘦,以健康的方式调理脾胃是最智慧的选择。最后给患者朋友介绍一下调理脾胃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益:

一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机能保持健康;二是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吃饭,营养、荤素搭配均衡,不挑食、偏食,少吃肥甘厚腻都是有利于脾胃的调理的;三是注意保暖,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来说,大多都存在寒湿体质,因此及时排寒排湿,有效保暖,也对调理脾胃有很好的作用;四是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对健康脾胃也有很大帮助,如慢跑、爬山等有氧运动和按摩腹部都有助于脾胃的健康运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胖太瘦是极端,它出问题毁所有,四招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