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每日商报」
老金今年70多岁,有晨练习惯,早上6点不到就出门慢跑。“老金,别忘把药吃了啊,每天都得喊你才吃!”老金经常不把按时吃药当回事,需要老伴提醒。这天,意外发生了。
他晨练完回家后,觉得身体有点不舒服,以为是累了,休息一下就会好。没想到,午睡起来,不适感越来越明显,一侧身体不灵活,讲话也不利索了,但他强撑着没告诉家人。
到了晚上,家人发现他整个人状态不对,医院,结果被诊断为脑梗(中风)。医生了解病史发现,大伯有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但服药经常不规律,埋下了脑梗隐患。
“很可惜,患者错过了脑梗的最佳治疗窗口期。”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邵燕琪指出,如果患者能第一时间求救,医院,可进行溶栓治疗,预后会更好。
天气转凉这样防治中风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耿昱分析,近期脑中风较多是多种因素叠加所致。天气转凉,血管收缩易使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同时,秋季天气干燥,而喝水相对减少,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在通过已收缩、痉挛血管或动脉硬化为基础的狭窄粗糙的血管时,极易发生堵塞,造成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此外,不按医嘱服药;劳累、兴奋、激动等情绪剧变;加量抽烟喝酒等都是造成脑中风、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那么,秋季如何预防中风?耿昱建议,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