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由于血管壁的弹性减弱,使得官腔变窄挤压细胞,进而容易引起血液粘稠,使血液的流速减慢,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液粘稠度越高血液中异物形成血栓的几率越大,影响血液正常的流速。
“血流变的检查意义,对疾病有预报性,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脑血管等疾病。”
人体血液变的粘稠时,我们通常称作“高粘稠血症”。血液一旦粘稠,就会诱发血栓、心肌梗塞等疾病。现如今社会,血液粘稠不仅仅是老年人的标志,也是导致年轻人猝死的“杀手”之一。
四个症状一出现,小心血管“病了”!
症状一、午饭后犯困。
吃过午饭,想休息半小时,这是正常情况,还可延长寿命。但中午无法午睡,血液粘稠的人是忍受不了的。午饭后一定要马上睡觉,休息一会,精神状态会明显转好。否则一下午状态都不好!
症状二、蹲下起来,呼吸困难。
血液粘度高的人,蹲下干活,会感到呼吸困难,是因为血液过于粘稠,导致血液循环供血不足,从而出现集体缺氧,呼吸困难发生。
气短、血黏度高的人以肥胖者居多,特别是腹部肥胖明显的人。
症状三、早上起床,头晕不清醒。
每天早上起来感觉晕乎乎的,吃过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但正常人是晨起精力充沛状态,精神状态不好的小心血液粘稠了。血液粘稠高的人,基本上都是早上无精打采,晚上斗志昂扬。
症状四、阵发性视力模糊
老年人大多血液粘稠度高,血液流通不顺畅,一些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供给视神经,视神经和视网膜会暂时性缺血缺氧,医学上称阵发性视力模糊。
“养血管等于养命!”预防血管疾病更重要!
特别是饮食上,让身体健康,多吃血管“喜爱”的,少吃血管“脆弱”的。
一、燕麦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可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调节血脂有很好的作用。而且,燕麦能带来较强的饱腹感,使人长时间不饿。
二、西红柿
西红柿中含有番茄红素,属于强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有效的防衰老,还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阻止低密度胆固醇氧化产物的形成,从而预防心脏疾病发生。
温馨提示:炒西红柿中含番茄红素更多些,而生西红柿中含维生素C更多。
三、茶类。
比如绿茶,黎王草等。
绿茶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等营养素。具有降低“三高”,提神,利尿消炎,降脂助消化等作用。
黎王草,是一种中草药,味甘、辛、微苦、性平,入肝、肾经。黎王草茶能促消化,增强肠胃的消化能力,其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肌梗死、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黎王草茶泡水喝,能够促进肠道蠕动,促进体内排毒。
四、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不饱和脂肪酸,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它在身体内分解代谢为EPA和DHA(EPA被称作是血液清道夫,DHA被称作脑黄金),α-亚麻酸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研究还发现增加α-亚麻酸的补充能降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现代研究发现,在苏子油中含有α-亚麻酸含量较高,苏子油中含α-亚麻酸66.7%,只要每天食用5毫升即可补充。也可将苏子油与酸奶一起拌着食用。
除此之外,也要多多做有氧运动,促进血管垃圾排出,增加心肌功能,提升肺活量,多敲敲穴位,也能帮助血管血液畅通!
每天敲敲小腿
人的小腿部位的肌肉强弱,关系到心脏泵血功能,如果小腿部分的肌肉不能够获得足够的运动,则不妨经常揉敲小腿,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而具体的揉敲时间没有规律,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揉敲。
另外,久坐一族每坐一小时后,记得起身活动5-10分钟,可有效促进末梢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