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41岁壮年突发脑血栓死亡,患者担忧血压高
TUhjnbcbe - 2024/7/9 16:55:00

悲痛!脑出血年轻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今日接到急救电话。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壮年突然倒地。简单询问病情后,救护车到达指定地点,医院抢救。

医院后,测得患者血压高/mmHg。简单查体后发现患者口角歪斜,一侧偏瘫,一侧瞳孔散大,呼之不能应答,意识模糊,口齿不清。

根据家属描述,患者今年41岁,我们暂且称呼他为张先生。

张先生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半小时因为与人发生争执,突感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随后晕倒在地。

根据张先生的情况,急诊医生先给他做了简单的降压,止血治疗后,开了一些辅助检查,嘱家属带他去做头颅CT。

以下是患者的CT图片:

报告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脑室后角少量积血(请结合临床),头颅CTA示前交通支,双侧后交通支未见明确显示。

对此,医生明确诊断:张先生是因为脑出血导致的口齿不清,嘴角歪斜这些症状。

遂立即通知家属做紧急手术,但是很遗憾,经过20小时的急救与治疗,张先生病情仍然没有得到稳定,不幸离世。

什么是脑出血的发病原因,我们该如何预防?

“医生,好好一个人,怎么突然就走了?”张先生家属表示不能接受。

医生面对家属的疑惑,整理了一下张先生的死亡病历。

患者既往病史有:高血压病八年余,口服厄贝沙坦四年而余。

有糖尿病病史三年,具体不详。

有长期吸烟史,酗酒史,生活饮食经常不规律。

从事重体力工作,近一年常感头痛头晕,未予重视。

整理完病例,医生得出结论:“首先,张先生有长期高血压史,在临床上,95%的脑出血患者都伴有高血压病,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人的血管发生病理性的变化,会使血管变得又脆又硬,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里的血液很容易冲破血管壁,从而诱发脑溢血。

其次,张先生还有糖尿病史,糖尿病会使人体血液变得粘稠,而且由于代谢原因,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脂症,血管壁上容易堆积粥样斑块,使得血液不容易凝固。再加上张先生平时爱好喝酒,抽烟等种种原因,明明是四十多岁的身体,其实血管已经老化到了七十多了,稍微一刺激,比如生活中与人争执,导致情绪波动,或者激烈运动,甚至是一次用力排便,都可能会诱发脑出血,导致死亡。”

张先生家属:“那这样的病,我们就没办法治了吗?”

医生:“如果出血量小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给患者进行脱水、止血、营养神经等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大30ml,或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以及有并发症的患者,都应尽快手术。

但对于一些突发情况,手术也不一定有保障,毕竟脑出血是死亡率最高的脑血管疾病。只有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尽早预防才是关键。”

张先生家属:“那要怎么预防呢?”

医生:“最简单的预防方法,就是让高血压病人,每日监测并好好控制自己的血压,平时要保持心情平稳,不能过度劳累,情绪上不能有特别大的起伏,因为人的情绪一激动,血压就会升高,很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另外,有糖尿病的病人也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因为血糖后期都有动脉硬化,它也是脑出血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休息,因为人的血压一天中不是恒定的,它会有波动,一般下午血压会高一些,如果这时没有休息好,也有可能会诱发脑出血。”

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高到多少会引发脑出血?

张先生的死亡很快引起了其他高血压患者的恐慌和担忧。

于是,有人询问医生:“医生,我也有多年高血压,我有时也会感到头晕头痛情况,一般血压高达多少会引发脑出血呀?”

对此,医生给出回答:“我们都知道,血压的正常值是,上压不得高于毫米汞柱,不得低于90毫米汞柱;下压不得高于90毫米汞柱,不得低于60毫米汞柱。对于高血压病人,我们一般建议患者应该控制在标准值以下,但其实对于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只要他的血压控制在一个平稳的状态,比如有一个患者,他首次测得舒张压高达,那个数值,但是通过长期稳定的口服高血压药,使血压平均稳定的控制在了-区间,并且平时情绪稳定,没有特别大的波动,这时他控制的就很好。但是有时有些患者,他平时控制得很好,结果有一次漏服降压药,或者情绪一下过于激动,使得他的血压骤然升高,那么这个时候,就比较容易发生脑出血。

所以我们对于高血压患者,并没有一个准确完美的控制数值,一般是建议患者尽可能把血压控制在正常值以下,但在控制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血压控制期间会引发血压剧烈波动的因素,比如剧烈的运动或者争执引发患者情绪的大起大落,还有日常生活中,熬夜,酗酒,大鱼大肉,大便用力等。这种血压的剧烈波动,往往比血压持续升高还要危险。”

周围患者听了,纷纷点点头,表示记在心上了。

另外医生还有要说的:“其实,就算突发脑溢血,我们也不要自乱阵脚。医院的急诊都会建立卒中绿色通道,当我们发现卒中患者,一定要保持冷静,拨打,把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医生到来。在等待过程中,一定不可以随意触碰患者,搬运过程中,也要尽量保持水平位,轻移轻放,脑出血的黄金急救时间是六小时。如果出血量不大,加强预后,部分病人是有望恢复健康的!”

逝者已矣,张先生的经历我们万分悲痛。但是从中,我们要明白,“加强防病治病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不一定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的专利,与人和善,维持良好心态,才是健康的第一要素。

1
查看完整版本: 41岁壮年突发脑血栓死亡,患者担忧血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