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每天早起上班,都想和床多温存一下,特别是周末,只有一觉睡到中午,才觉得这个周末没白过!
这应该是很多上班族的常态,可是睡的过多可是会有问题的哦!
睡眠对人体健康很重要,特别是上班族,总觉得每天难有足够睡眠,所以经常会在周末补觉,适当的“补眠”能自动补充精力,对身体有益处。
但明明睡够了还赖床,可不行哦~
研究发现:周末大睡特睡非但无法弥补平时短缺的睡眠,反而会让人在周一早上更困倦。
睡眠太多和睡眠过少,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01感到头痛和疲倦
人体“生物钟”的生理机制,影响着昼夜节律,当生物钟和身体的实际状况不同步(生物钟认为你该起床了,而你却还睡着)会使人感到疲倦头疼,越睡越累。
02罹患心脏病风险高
睡眠时间太长,促使人类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上升,而良性胆固醇减少,容易出现动脉硬化等风险。
03提高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过多的睡眠会提升身体的血糖水平(睡眠不足也会),而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长时间躺在床上,会造成热量消耗过少,引起肥胖。
04影响大脑功能
根据发表在《美国老年医学会》会刊上的研究所述:过度睡眠者的脑部认知功能出现明显衰退,比实际年龄多出约2岁,甚至会提高罹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
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也再次证实了上述结论:睡眠时间过多或过少都对心脏有害,每晚睡7~8小时的人群出现心脏病或卒中的风险最低。
睡觉是阳入于阴,而醒来就是阳气要从阴分出来,强行让自己睡觉,会抑制阳气在白天的生发,人会愈发昏沉。
古人将一天的时间按照春夏秋冬来划分,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卯时(5点-7点)人体阳气开始涌动,此时起床初生的阳气得以生发,是调动阳气的最佳时机。
春夏晚睡早起,建议在5点~6点起床,秋冬早睡晚起,建议在6点~7点起床。赶上胃经当令的辰时(7点~9点),吃上一顿热乎的早餐。
如果一不小心晚睡,还是要按照正确的时间起床,如果实在困倦,可以先起床活动10~30分钟,而后吃早饭,再躺下睡回笼觉。此时体内阳气已经生发,伤害就不那么大了。
某基金会的睡眠指南,针对不同年龄层给出了不同的睡眠指导建议: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2~3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4~12岁儿童:每天10~12小时
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年龄大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睡眠时间过长,也易导致肥胖。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个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个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所以,对于多数人而言,每日睡眠在7~8小时为佳。白天不要睡眠时间过长,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睡眠与代谢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情绪都有利于人体内各项激素的稳定,也会有助于睡眠。
有些人的睡眠时间虽然长期低于建议睡眠时长,但他们却拥有更高质量的睡眠。个体差异的确存在,衡量睡眠是否充足的一个标准就是看第二天你是否感觉清醒放松,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