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养生的黄金季节,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比较适合做运动。每天坚持科学合理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利,也有助于调节情绪,减轻身体不适,还能预防秋季的高发病。不过锻炼时要正确选择运动方式,部分注意事项也不能忽视。
一、适合秋季的运动方式
1.爬山
入秋后气温凉爽,适合做户外运动,爬山是一种有氧运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会不断处于紧张和放松的状态,有助于增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锻炼效果更好。不过爬山时速度不宜过快,而且也不能大幅度攀登,否则会在初期将体力消耗殆尽,容易使身体过度疲劳。
2.散步
散步是最为简单的运动方式,可在吃完晚饭后外出散步,既能消耗体内的热量,又可以起到锻炼作用。散步对于场地的要求不高,但尽量选择平坦的地带,最好是在植物比较多的地方,这样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肺部健康。
3.八段锦
八段锦的运动强度适宜,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通过一些动作来转动颈椎和腰椎即可,可以让人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且对关节造成的损伤很小,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4.慢跑
慢跑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也能改善大脑的氧气供应情况,减少脑动脉硬化,并使大脑细胞尽快修复。慢跑之前应当先热身,并调整呼吸,在呼吸均匀的情况下慢跑,可提升运动效果。
二、秋季运动的注意事项
1.控制运动量
秋天气温相对较低,一般要运动久一些才会大量出汗,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运动量要因人而异。如果身体素质较强,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但如果体质虚弱,则需要减少运动量,只要身体能微微出汗即可。如果过度运动,会给身体带来很大负担,容易影响健康。如果运动后感觉特别累,甚至还有胸闷及头晕等症状,说明运动量过大,要及时调整,最好先休息一段时间。
2.做好运动前准备
在运动之前,各项准备工作都要做好。首先要穿宽松透气、吸汗性好的衣物,避免运动后身体出汗,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运动前一个小时可以喝毫升左右的温开水,运动过程中也要及时补水,但应少量多次饮用,不能一次性喝太多水。还要适当拉伸肢体,使关节和韧带得到充分放松,防止运动过程中出现关节或韧带损伤。如果要进行特殊的运动,应选好运动场地,比如倒走运动需要在开阔平坦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