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到中老年,多喝酒可以活血化瘀医生提醒不 [复制链接]

1#

很多人认为,人到中老年,要少吸烟,但适量喝点酒还是很有好处的。不仅如此,网上也常有喝酒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喝酒可以活血化瘀的说法,而且还有不少人认为喝酒是养生的一种方法。那么,这些言论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今天李医生就喝酒是否可以活血化瘀这个话题,为大家做一些详细的介绍。

一、人到中老年,多喝酒可以活血化瘀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

酒,作为诸多饮食中的一种,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如今,酒文化盛行,饮酒在日常活动中的地位也显而易见。大至家宴、国宴,小至朋友聚会,但凡是相聚的时刻,酒都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在不少“老酒*”的眼中,酒一直是好东西,能为身体带来诸多好处,比如喝酒可以活血化瘀。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想必大家都知道,喝完酒身上的温度会有所增加,整个人会变得“热起来”,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喝酒能活血化瘀。还有另外一种观点:很多酒(药酒)含有丰富的营养,经常喝酒可以获取其中的营养物质,进而发挥活血化瘀、养护身体的作用。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酒精进入体内会转化为乙醛,乙醛会刺激血管内皮并致使其受损。如此一来,就会给动脉硬化甚至病理性动脉硬化创造有利的条件,进而血管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病变,血压水平也会升高。

而且,随着体内乙醛的分解,所谓的“活血”作用就消失了。但血管内皮受到的损伤并不会消失,所以,喝酒在某种程度上是弊大于利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喝酒之后酒精进入体内,需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不仅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也会影响心血管的健康。如果没有控制好饮酒量,或许会增加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风险。

因此,大家不要轻易地轻信民间的谣言,要相信科学依据。此外,饮酒量也需要严格控制,喝酒固然有诸多好处,但喝多了对身体并没有什么益处。

二、酒是好东西,但多喝不会养生,反而会伤身!

自古以来,人们对酒的评价都众说纷纭,各说各有理。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酒有白酒、红酒、*酒、葡萄酒、啤酒等等。白酒中含醇量相对较高,摄入量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营养价值也十分有限。然而,其他酒类都含有丰富的营养,*酒中含有糖分、有机酸、氨基酸以及其他多种有益物质,对人体来讲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适量饮用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另外,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人们的消化系统功能也有所降低。饭前适量喝一些酒,可以有效促进胰液素的分泌量增加,该物质又可以增加人体消化系统各种消化液的分泌量,进而加快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除此之外,适量喝酒还有益于心理健康。当前,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情与情绪。大家应该知道,适量喝一些酒可以缓解忧虑、浮躁的情绪,增强内心的安全感。

但酒发挥益处的前提是适量、适度,否则不仅得不到好处,还会伤害身体健康。

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哪些不良影响?

其一,过量饮酒会损害消化系统。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种酒,其主要成分都是酒精。酒精进入体内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连续大量的饮酒可能会增加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的发生风险。同时,酒精还会刺激食管和胃黏膜,对胃肠道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食管炎、胃炎等疾病。

其二,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以及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酒精的大量摄入会影响脂肪的代谢,无形之中提升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从而诱发高脂血症,甚至冠状动脉硬化。

如果血管壁上沉积过多的脂质,血管腔就会变小诱导高血压的发生。饮酒量过大或者饮酒过猛还会造成心跳加快,加快心率,很容易导致中风。

其三,长期大量的喝酒还会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喝酒会增加一定的饱腹感,而且无节制的饮酒会降低食欲,进而影响食物的总摄入量。这样,各种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也会随之减少,此外,酒精的摄入还会影响机体对叶酸的有效吸收,导致叶酸的严重缺乏。这对于孕期女性极为不利,甚至会造成巨幼细胞贫血。

既然大量喝酒有诸多坏处,那么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应当怎样喝酒才最健康呢?

三、怎样喝酒,才最健康?

临近年关,家人团聚、朋友聚会的场合越来越多,喝酒也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对于男性来讲,喝酒更是盛情难却,那么,大家应该如何健康的饮酒呢?下面是李医生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喝酒最忌讳空腹饮酒,空腹饮酒很容易醉酒。因为肠胃非常空的状态下,血液无法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就会加快对酒精的吸收,加快醉酒的速度。而且空腹喝酒会直接刺激到胃黏膜,不仅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增加胃溃疡等肠胃疾病的发生风险。

喝酒期间要吃饭,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概率。一般情况下,酒进入胃肠道被吸收之后会转化成乙醛,然后生成乙酸,最后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所以,饮酒时可以适当搭配一些“下酒菜”:新鲜果蔬、鱼肉、瘦肉、豆制品等。适当吃一些肥肉也可以提高肝脏对酒精的耐受力。饮酒之前可以适量吃一块,但切忌食用咸鱼、腊肉,这些腌制食物中含有亚硝胺,可与酒精发生反应,对肝脏的损害更大。

另外,饮酒时尽量选择低浓度的酒,还要控制饮酒量。如果体内摄入的酒量相同,低浓度的酒相比高浓度的酒对肝脏的危害更小。

喝酒有诸多好处,但喝酒需要谨记很多注意事项,否则会加重酒精对人体的危害。实际上,与其研究喝酒不伤身的方法,不如做好其他事情,比如适量运动、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等等。这样更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也会产生其他意想不到的好处。

四、维护血管健康,不如常做这几件事

想要真正维护心血管健康,不需要依靠那些虚无缥缈的“谣言”。以下是一些促进心血管健康的注意事项:

适当的体能锻炼

现如今,人们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运动量也逐渐减少,再加上“久坐的工作方式,很容易影响机体的血液循环。如此,血管中的*素与各种垃圾就会堆积,如果大量沉积在血管壁,就会造成血管堵塞,引发血管相关疾病。

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还可以加快体内*素、垃圾的排出速度,更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游泳、慢跑、快走等运动方式都可以帮助锻炼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应该把握好运动量,切忌过量运动,损害身体健康。

健康的饮食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饮食种类也越来越多,但同时人们也逐渐喜爱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如高糖食物、高盐食物、高油脂食物等等。

上述这些食物如果摄入过多,在某种程度上会给血管“添堵”,促进相关疾病的发生。平时要养成清淡饮食,营养膳食的饮食习惯,多食用一些富含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这些营养成分的补充可以辅助软化血管,维护血管健康。

写在最后:

适量饮酒有很多好处,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饮酒并没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从健康营养的角度出发,喝酒是弊大于利的。因此,不要盲目听信民间的传言,相信饮酒虚无缥缈的好处。想要维护身体健康,不仅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还要坚持适当的运动。

我是李医生,您的健康,我来守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