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期吃他汀会引发肾衰竭吗 [复制链接]

1#

李伯伯(化名),今年56岁。一年前,他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自己的血脂偏高。经常和李伯伯一起下棋的*爷爷(化名)听后表示,他就是因为高血脂导致血管堵塞,才做的心脏支架手术。不过*爷爷手术后一直在按医生要求在服用匹伐他汀降血脂,现在已经控制得很好了。

李伯伯听到高血脂的后果这样严重,想到了*爷爷说的匹伐他汀可以降血脂。他为了让自身血脂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就跑去药店买来服用。

但是,几个月过去李伯伯的血脂并没有明显降低现象,他又在单位听到同事讲,吉非贝齐对高血脂很有用。李伯伯又兴冲冲去药店买来,他决定“双管齐下”治高血脂。

半年后,李伯伯开始觉得自己浑身肌肉经常酸痛无力。一开始他以为只是年龄上来了,并没有重视。直到李伯伯的小便尿量开始减少,小腿有些浮肿,他才意识到身体出现了问题,医院检查。医生听完李伯伯的自述,结合检查结果,告诉李伯伯,还好他来得及时,所以肾脏目前只是出现了损伤,本身肾功能并没有问题。如果继续私自服药,他很可能会肾衰竭。

于是,李伯伯在医生的建议下,来到心内科问诊。心内科医生表示,其实,他汀类药物作为常见的降血脂药物,其安全性还算高。但是否选择他汀类药物(下文简称他汀)治疗,是要由医生来进行判断。如果像李伯伯这样,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可能降低药效,甚至是产生多种*副作用。李伯伯听后,表示之后他会严格遵守医嘱进行用药。

一年后,今年的单位体检结果显示,现在李伯伯的高血脂问题已经得到了良好控制。那么,大名鼎鼎的他汀类药物究竟为什么会导致肾衰竭呢?到底什么样的人群该服用他汀呢?他汀的药效和副作用之间患者到底应该怎样权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医生怎么说。

一、吃他汀竟然能导致肾衰竭?原来因为这2点

医生表示,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主要表现的高胆固醇血症,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它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已成为治疗的基本共识,而能有效降低这个危险因素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他汀。

事实上,他汀是目前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基石药物之一,并可用于患有肾脏疾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数据表明,他汀对于血脂代谢紊乱具有纠正作用,故可以降低肾脏疾病患者突发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等风险。此外,他汀还能通过改变肾脏血流动方向起到抑制炎症反应、延缓肾功能恶化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但是,像李伯伯这样因为他汀药物而导致肾脏受到损害的病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医生解释,其一、因为李伯伯在得知自身血脂高的时候并没有在医生指导下服药,联合用药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其二、因为他汀本身副作用就存在急性肾损伤的风险。

对于李伯伯这样的高脂血症患者而言,体检结果是一种提示,医院进行咨询。而医生会通过进一步的检查,确定患者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高脂血症,再进行相关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本身是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蛋白的,对于心脏支架手术后的*伯伯很合适。但是对李伯伯来说,就不一定起作用了。而联合吉非贝齐,对于李伯伯而言,并非是“双管齐下”反而是“雪上加霜”。

因为吉非贝齐与他汀合用,会导致他汀代谢减慢,增加他汀副作用肌肉*性出现几率上升。当肌肉*性出现,就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横纹肌溶解严重时会引发肾衰竭。加之,李伯伯本身药物服用剂量并不合理,反而使得肾脏负担增加。所以,导致他出现了肾损伤,甚至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近年的相关研究提示,他汀的应用确实存在增加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风险。尤其在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天内,非慢性肾病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增加34%。而且,强效他汀药物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较高,如果严重也会演变到肾衰。

但是医生表示,他汀使用时间越长,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机会反而越少。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群应该服用他汀呢?医生这样说。

二、他汀的适合人群是哪些?

高危人群,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他汀使用需要抓住预防关键期,对于还未发生过心脑血管危险事件,但已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是有吸烟、肥胖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开始服用他汀,以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这听起来好像和老百姓传统的观念相悖,既然没病,那为什么还要吃药呢?

医生解释道,医学上把“需要进行他汀一级预防”的对象称为“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来说,危险因素的个数越多,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大。实验显示,情况越是高危,服用他汀获益的概率也就越大,也就是常说得越早治疗越好。

如果从出生就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血脂水平,那么其动脉几乎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出现问题。据统计,如果一个人在40岁以后从生活和药物方面开始进行干预,那么他余生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会降低30%。如果从出生就开始干预,那么此概率要相应降低60%。因此,使用他汀的时间越早,越有好处,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

双管齐下,规避手术后人群危险再发生

他汀不仅可以对于在心血管手术前、中、后期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肾脏保护作用,还可以针对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人群,避免再次发生过此类事件而进行干预。

对于接受大血管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他汀可以减少手术前、中、后期死亡、心肌梗死及卒中风险,并可以降低手术期肾功能不全风险。

对于手术后的患者来说,他汀能抑制肝脏自身的胆固醇合成,使肝脏内的胆固醇浓度降低。浓度降低会刺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让它的工作效率更高,不断把更多的坏胆固醇抓到肝脏细胞里,让溶酶体来惩罚“坏分子”。以此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对动脉壁的损伤,也减少了斑块的生成。

尽管他汀对于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人群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有些人群在服用他汀时需要注意,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医生表示,长期吃他汀,一定要牢记这几个点。

三、长期吃他汀,牢记这几个点

1、严格按医嘱服药,记住用药时间

医学上常用强度来分类他汀,如高强度的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中强度的辛伐他汀以及某些弱小的他汀已经逐渐被淘汰。

由于夜间是人体胆固醇合成的高峰期,所以大多数他汀在睡前服用效果更好。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体内作用时间长,对服药时间没有特别要求,定时服药即可。如果患者错过用药时间,应在记起时立即补用。但若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就不需要补用了。医生强调,切忌一次使用双倍剂量,因为他汀所致肝损伤的发生与服用剂量有一定关系。

很多患者诉说血胆固醇降不下来,认为是药物强度不够,所用剂量不到位,让他汀“背黑锅”。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患者自身依从性较差,没有好好服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即使是再好的药物也无济于事。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就算血脂水平尚处于正常范围内,预防再次发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更应该长期坚持服药。

2、养成生活好习惯

按时服药和自我生活干预都是他汀服药的重中之重,患者在服用他汀的同时,必须加强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戒烟、减肥,才能事半功倍。

规避副作用,女性和老年人尤其得注意

患者在服药期间应该避免大量使用葡萄柚、西柚、橙皮、佛手、白酒等等,这些食品都可能会加重他汀的不良反应。同时,在服用他汀期间,患者还要密切注意自身肌肉变化,出现肌肉疼痛或无力,或者尿液颜色明显加深,腰区疼痛等等情况。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需要马上停药,尽快就医。

高胆固醇血症的女性患者使用他汀进行降脂的效果往往不如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更高。究其背后原因,是因为他汀减少体内雌激素,导致雌激素保护正常心血管功能的效应丧失。

因此,对于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说,使用他汀应该必须避免大剂量,在使用过程中应多次复查相关指标,除了常规的血脂四项,还要检查动脉硬化相关指标,一旦发现骨骼肌损害或者肝功能异常,应减少剂量。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各种器官的老化,导致体内药物代谢发生改变,发生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的几率也相应升高。因此,老年患者使用他汀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切勿盲目加药。

温馨提示

不少患者对他汀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望而生畏,但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服用他汀的获益远远大于风险,患者无需过分担心而因噎废食。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患者群体,在没有明显禁忌的时候,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他汀,起到预防和规避心脑血管疾病再发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剑,田鋆.正确认识他汀类药物[J].科学生活,

2.古越.他汀类药物的新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3.崔炜.他汀类药物与肾脏[J].临床荟萃,

4.商春青.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